2017年
吉茄:《评蒲剧<河魂>》[J],《戏友》,2017年,第04期,第34页。
王敏:《东亚大禹信仰文化圈现状的考察》[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7年,第04期,第10-14页。
施光欣、刘洁:《大禹精神在当代高职生培养中的价值和实现》[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第04期,第97-100页。
周诗语:《大禹的神话传说》[J],《前线》,2017年,第12期,第146-148页。
段渝:《大禹史传与文明的演化》[J],《天府新论》,2017年,第06期,第128-137页。
张振岳:《<禹贡>大禹形象刍议》[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年,第10期,第93-96页。
王静静:《蚌埠城市文化符号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7年,第05期,第185-188页。
张振岳、马士远:《华夏文明早期海洋观探析——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为研究对象》[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年,第05期,第15-21+37页。
汪娟丽、李玉虎、曹静、赖祖琴:《韩城大禹庙藻井画脱酸与加固保护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7年,第05期,第41-47页。
本刊编辑部:《讲述大禹传人创业的故事《江河之子》出版》[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7年,第09期,第77页。
郑爽:《大禹节水集团与云南宾川县签订高效节水灌溉PPP项目合作框架协议》[J],《中国水利》,2017年,第18期,第73页。
白少雄:《《墨子》中的大禹形象》[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03期,第20-24页。
本刊编辑部:《讲述大禹传人创业的故事《江河之子》出版》[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7年,第08期,第38页。
黄剑华:《大禹的传说与西羌文化》[J],《地方文化研究》,2017年,第04期,第14-32页。
曾艳、周永媛、高善春:《蚌埠区域大禹治水口述史研究——兼与文献互证》[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年,第23期,第154-156页。
本刊编辑部:《讲述大禹传人创业的故事《江河之子》出版》[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7年,第07期,第64页。
吴铃林:《绍兴市高校图书馆保护大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J],《出版广角》,2017年,第14期,第83-85页。
常松木:《大禹文化的民间传承路径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03期,第93-98页。
本刊编辑部:《讲述大禹传人创业的故事《江河之子》出版》[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7年,第05期,第36页。
杨浩:《“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问题与讨论》[J],《文史杂志》,2017年,第03期,第16-20页。
陈建魁:《部族战争与中国文明的起源——兼论大禹时期国家的形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02期,第92-96页。
本刊编辑部:《讲述大禹传人创业的故事《江河之子》出版》[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7年,第03期,第41页。
郭佳:《顾颉刚大禹神话传说研究与“层累造成古史说”的提出》[J],《民俗研究》,2017年,第02期,第83-90+159页。
李殿元:《论大禹“夏”国的国家体制》[J],《文史杂志》,2017年,第02期,第41-49页。
本刊编辑部:《讲述大禹传人创业的故事《江河之子》出版》[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7年,第02期,第5页。
徐海亮,轩辕彦:《龙山时期黄河下游灾害——大禹治水文化的自然背景》[J],《中原文化研究》,2017年,第01期,第21-28页。
孙海霞:《淮河流域大禹艺术形象及民间口传文化传承研究——以怀远大禹塑像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7年,第03期,第34-35页。
于平:《舞剧《大禹》的济世情怀》[J],《舞蹈》,2017年,第02期,第22-25页。
本刊编辑部:《讲述大禹传人创业的故事《江河之子》出版》[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7年,第01期,第79页。
章仁缘:《《大禹治水》》[J],《美术》,2017年,第01期,第28页。
张晓波:《基于大禹文化精神的警校共建机制路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7年,第02期,第46-47页。
戚怀亮:《论“家天下”的夏朝乃禹、启共同建立》[J],《文史杂志》,2017年,第01期,第17-24页。
蔡明中:《《禹贡》地理新解》[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7年,第05期,第25-31+58页。
王海军:《“禹会诸侯”展厅的平面设计和立体展示——蚌埠博物馆特色文化的陈展理念》[J],《传播力研究》,2017年,第08期,第229-230页。
报纸:《韩城》[J],《陕西档案》,2017年,第03期,第64页。
李兰花:《三川明珠禹王峡》[J],《中国土族》,2017年,第02期,第60-61页。
朴现圭:《《岣嵝碑》在韩国的流传和变异考》[J],《东疆学刊》,2017年,第02期,第1-7+111页。
漆子扬:《大夏河孕育的夏代文明》[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01期,第1-5页。
罗臻庆:《关于谁是夏朝建立者的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第01期,第111-112+202页。
黄杨:《西北石纽:夏禹部族起源地射覆》[J],《劳动保障世界》,2017年,第02期,第80-81页。
程江潭,黄万武,杨佑文:《中西洪水神话中的治水母题差异及其文化成因》[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7年,第06期,第91-93页。
谢秋云,田聚常:《鲧禹治水地域新考》[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06期,第22-24+27页。
吴函:《论淮河流域上古神话中的婚恋观》[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18期,第198-200页。
竹元规人:《顾颉刚在厦门大学的《尚书》讲义——兼论顾颉刚“王肃伪造说”的学术史背景和意义》[J],《史学史研究》,2017年,第02期,第29-41页。
许永杰:《禹会村祭坛是否为涂山会盟之地?》[J],《大众考古》,2017年,第04期,第58-62页。
李伯谦:《新砦期遗存——“后羿代夏”确有其事的证据》[J],《华夏文明》,2017年,第01期(内部资料)。
方燕明、郝红星:《追寻“禹都阳城”,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考古发现历程》[J],《大众考古》,2017年,第2期,第23-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