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
何根海:《大禹治水与龙蛇神话》[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第06期,第8-14页。
李仲立:《大禹出生地辨析》[J],《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第06期,第54-57页。
佚名:《共赢——大禹伟业腾飞之翼》[J],《广告大观》,2003年,第11期,第18-19页。
李亚光:《大禹治水是中华文明史的曙光》[J],《史学集刊》,2003年,第03期,第84-88页。
江林昌、孙进:《证认夏代始祖大禹》[J],《寻根》,2003年,第04期,第4-9页。
张泽洪:《岷江上游羌族的大禹崇拜——以禹生石纽说为中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第04期,第91-96+68页。
干鸣丰:《简论“川主”信仰及其历史影响》[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05期,第20-25页。
程兆民:《首届山东禹城大禹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03期,第18-20页。
吉卫田、周德森:《从“大禹治水”谈网络道德教育》[J],《中国残疾人》,2003年,第03期,第32-33页。
徐宏图:《从大禹治水神话看越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年,第02期,第8-15页。
孙善齐:《大禹情结涂山女》[J],《中国三峡建设》,2003年,第01期,第42页。
兰毓柱:《龟山上的禹功矶》[J],《武汉文史资料》,2003年,第09期,第51页。
王红旗:《禹迹茫茫何处寻》[J],《文史杂志》,2003年,第02期,第7-12页。
左慧元、左昂、尚冠华:《禹王碑辨读》[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01期,第71-73页。
柏峰:《黄河的门》[J],《陕西水利》,2003年,第01期,第48页。
景爱:《壶口瀑布与鲤鱼跳龙门》[J],《群言》,2003年,第09期,第42-43页。
张一方:《中华民族远古的三次大统一》[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3年,第01期,第50-53页。
李炳海:《祖宗谱系神话的遗失和疏离——从先楚祖宗谱系看屈原的创作》[J],《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第03期,第1-6页。
王青:《鲧禹治水传说新探》[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03期,第40-45页。
冯时:《遂公盨铭文考释》[J],《考古》,2003年,第05期,第447-456页。
金戈:《中国古代哲学与水(下)》[J],《海河水利》,2003年,第02期,第57-60页。
徐复沛:《谈女酒史源》[J],《中国酒》,2003年,第02期,第46-47页。
董立章:《夏商断代再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02期,第90-96+126-127页。
吴晓军:《中国古代生态文化:为了复兴的反思》[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02期,第60-62页。
赵芝荃:《夏代前期文化综论》[J],《考古学报》,2003年,第04期,第459-482页。
王宁:《“夏居河南说”之文献考辨——兼说二里头文化非夏文化》,《枣庄学院学报》[J],2003年,第01期,第48-56页。
高时阔:《分野与交融——安徽淮河地缘文化解读》[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2期(内部资料)。
李亚光:《大禹治水是中华文明史的曙光》[J],《史学集刊》,2003年,第03期(内部资料)。
崔建新、周尚哲:《4000a前中国洪水与文化的探讨》,《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03期(内部资料)。
罗琨:《遂公盨铭与大禹治水的文献记载》[A],《华学》[C],第六辑,2003年(内部资料)。
宋镇豪:《夏商城邑的建制要素》[A],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中山大学编:《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张国硕:《论夏商时代的主辅都制》[A],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编:《考古学研究——庆祝邹衡先生七十五寿辰暨从事考古研究五十年论文集》(五)[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张立东:《夏都斟寻与商都亳合考》[A],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编:《考古学研究——庆祝邹衡先生七十五寿辰暨从事考古研究五十年论文集》(五)[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高广仁、邵望平:《淮系古文化概说》[A],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博物馆编:《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