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倪七一:《《重修会稽大禹陵庙之碑》小考》[J],《中国书法》,2022年,第12期,第197-199页。
杨栋:《大禹传说图像叙事与文本书写的多层互动》[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第06期,第24-31页。
卞建宁:《大禹文化在陕州地区的历史演变》[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05期,第20-25页。
罗沁仪:《“大禹治水”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初探》[J],《水文化》,2022年,第10期,第8-13页。
刘柏良:《大禹治水雕塑》[J],《水文化》,2022年,第10期,第50页。
王瑞,刘洁:《“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典型文化符号》[J],《广西民族研究》,2022年,第05期,第164-170页。
刘文举:《浅析淮河流域大禹艺术形象的特征》[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04期,第103-106页。
崔建华:《秦汉时代大禹传说与中国认同的巩固及拓展》[J],《中原文化研究》,2022年,第04期,第16-23页。
张玖青:《论纬书中大禹的方术化叙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04期,第93-102页。
伍婷婷:《小木偶 大乾坤——浅析木偶剧《大禹治水》》[J],《艺海》,2022年,第07期,第13-15页。
樊明君:《雄浑柔美 以情动人 评新编陇剧《大禹治水》》[J],《中国戏剧》,2022年,第07期,第35-36页。
薛晴,余庆:《皖域大禹文化中民俗媒介的传承研究》[J],《文化学刊》,2022年,第06期,第14-17页。
刘瑛:《中国神话的底气——剧本《大禹治水》创作谈》[J],《艺海》,2022年,第06期,第22-25页。
刘梦焯,魏国彬:《场景化视域下蚌埠涂山大禹文化艺术传播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22年,第03期,第78-81页。
邱志荣,张卫东,戴秀丽:《禹迹图的文化价值意义》[J],《中国水利》,2022年,第11期,第63-64页。
丁李,何田田:《大禹文化与黄梅戏融合的现状》[J],《黑河学院学报》,2022年,第05期,第170-173页。
郭俊红,杜峥瑶:《历史事实与文化事实——以“大禹故里”的探讨为例》[J],《晋中学院学报》,2022年,第02期,第31-36页。
温雪秋:《“大禹治水精神”与中华民族治水文化的内涵发展及其当代价值》[J],《水文化》,2022年,第04期,第18-21页。
王战锋,沈丽娟:《武汉大禹神话园雕塑解说牌翻译特点研究》[J],《雕塑》,2022年,第02期,第78-79页。
吴德强:《讴歌抗洪壮举 弘扬大禹精神——《大禹治水》创作心路解析》[J],《雕塑》,2022年,第02期,第88-89+97页。
陈远洋:《从“大禹治水”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文化原型溯源》[J],《名作欣赏》,2022年,第08期,第36-38页。
张国芳,张国辉,魏国彬:《大禹文化精神的古文字解读》[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02期,第41-45页。
魏国彬,梁艳:《文化专题片<蚌埠启母石传说>的创作策略》[J],《黄山学院学报》,2022年,第01期,第113-117页。
苗欣欣,吴斌:《浅析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画化”的价值向度——以《大禹治水》为鉴》[J],《电视研究》,2022年,第02期,第53-54页。
程得中,彭万钧:《巴渝地区禹迹考略》[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22年,第01期,第1-12页。
李顺午:《冬到禹门》[J],《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第12期,第110页。
洪颖:《出土文献所见神话传说研究综述》[J],《今古文创》,2022年,第48期,第40-42页。
毛珩宇:《季本对“河图”“洛书”的阐释》[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06期,第30-35页。
张裕童:《“禹播九河”影响下的西汉治河》[J],《水文化》,2022年,第10期,第35-39页。
李庚香:《寻夏记:一个广域王权国家的诞生》[J],《河南社会科学》,2022年,第10期,第1-16页。
谭继和:《明月泠然洗我心——华夏家训四千年文脉在巴蜀的薪火传承》[J],《文史杂志》,2022年,第05期,第4-9页。
报纸:《史籍中的黄河治理》[J],《中国民族博览》,2022年,第14期,第49-50页。
黄永林:《中国神话“元叙事”的“元背景”与中华文化“元基因”》[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04期,第101-110+144页。
报纸:《史籍中的黄河治理》[J],《中国民族博览》,2022年,第13期,第49-50页。
彭吉明:《大河禹王之歌咏》[J],《中国土族》,2022年,第02期,第75页。
邱志荣 ,张卫东 ,张钧德:《中国禹迹撷英》[J],《中国水利》,2022年,第11期,第65-66页。
乔凤岐:《禹都阳城地望再论》[J],《中州学刊》,2022年,第05期,第119-124页。
徐冉:《黄河文化的地域书写与价值挖掘——以陕西韩城为例》[J],《史志学刊》,2022年,第02期,第38-44页。
鲁頔:《中国水利博物馆馆藏“禹王锁蛟”磁州窑瓷塑赏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06期,第23-25页。
牛志奇:《<史记·河渠书>:开中国水利史之先河》[J],《水文化》,2022年,第05期,第46-48页。
报纸:《治水名人》[J],《山西水利》,2022年,第03期,第31-36页。
何智亚:《望耳楼》[J],《红岩春秋》,2022年,第03期,第2页。
吕宏军:《嵩山与帝王祭祀》[J],《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2年,第03期,第1-6页。
姜义华:《中华文明的三道生命线》[J],《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10期,第42-44页。
全岳:《中国鞋史系列篇之——鞋字之发展史》[J],《西部皮革》,2022年,第13期,第150-152页。
韩梅,梁贞堂:《治水成就了古代中国的辉煌》[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22年,第02期,第22-27页。
谢育任,黄驰:《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中的九头蛇形象》[J],《海外英语》,2022年,第08期,第211-213页。
魏宏欢:《玉石神话学:探源中华文明史之密钥——评<玄玉时代:五千年中国的新求证>和<禹赐玄圭:玉圭的中国故事>》[J],《民间文化论坛》,2022年,第02期,第124-128页。
李其军:《黄河文化的时代精神分析——评《黄河文化专题研讨会文集》》[J],《人民黄河》,2022年,第01期,第1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