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宋艺菲、程秀清:《智媒时代大禹文化创新传播的背景、现状及策略》[J],《人文天下》,2024年,第05期,第59-64页。
成富磊:《“禹平水土”与天下秩序的展开——从<豳公盨>“(■)山濬川”说起》[J],《学术月刊》,2024 年,第07期 ,第161-172页。
常松木:《中原文化视域下的中原神话研究——以伏羲、黄帝、大禹神话为例》[J],《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4年,第12期,第7-13页。
王巡华、范召全:《大禹文化符号的形成演进与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构建 ——以北川大禹崇拜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第24-34页。
胡石、郑蒨:《仿写、建造、传统——从遗产价值的角度看大禹陵禹庙大殿钢筋混凝土仿木构建造的传承》[J],《新建筑》,2024年,第4期,第41-47页。
张百平、姚永慧、刘俊杰、李佳宇、蒋娅:《中华文明起源的地理学透视》[J],《地理学报》,2024年,第7期,第1631-1646页。
俞姝萱:《大禹纪念馆:述说4000年前大禹的故事》[N],《绍兴日报》,2024-07-25,第A04版。
黄珂:《基于Kano-QFD的大禹文化IP形象设计研究》[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第106-112页。
陈雪飞、李宁:《畅行泗河之滨,欣赏古韵今风》[N],《中国交通报》,2024-07-10,第004版。
侯佳彤:《颠覆与重构之间的历史:<理水>的“戏仿”诗学》[J],《汉语言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第121-126页。
杨锋:《弘扬大禹治水精神,建设人水和谐幸福淮河》[J],《治淮》,2024年,第6期,第4-6页。
金云:《论新时代水利精神对大禹治水精神的传承》[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第91-93页。
成富磊:《命氏曰夏:“夏”的文明史意义发凡——兼论夷夏之辨的思想渊源》[J],《人文杂志》,2024年,第6期,第110-118页。
孙安:《<周南·芣苢>主题新论》[J],《今古文创》,2024年,第24期,第7-9+28页。
陆进宇:《夏禹与计量——夏禹左准绳,右规矩,身为度,称以出》[J],《中国计量》,2024年,第6期,第68-69页。
孔连根:《“以邻为壑”不可取》[J],《快乐语文》,2024年,第16期,第13页。
宣朝庆、高绮悦:《民族地区的文化符号、集体记忆与文化协同——从北川大禹信仰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凝结》[J],《民俗研究》,2024年,第3期,第5-17+157页。
赵敏俐:《治国大法的古老传承——<尚书·洪范>的早期书写研究》[J],《人文杂志》,2024年,第5期,第43-56页。
孙国江:《“中国叙事文化学”与大禹传说叙事话语体系》[J],《文学与文化》 , 2024年,第2期,第37-44页。
洪何苗、吴长法、黄灿:《蚌埠市大禹文化研究院落户我校》[J],《蚌埠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第129页。
张傲宇:《中国洪水神话中的民本思想——以汉画像“大禹治水”为例》[J],《东方收藏》,2024年,第5期,第60-62页。
刘大先:《小禹的传说——“新北川记”之五》[J],《长江文艺》,2024年,第9期,第93-99页。
王丽:《大禹题材戏剧可视化呈现设计研究》[J],《匠心》,2024年,第4期,第123-125页。
卢亚:《禹王洞里大禹系舟治水 洞深几许至今是谜》[N],《山西青年报》,2024-04-09,第016版。
林梦婕、张蕊:《玛雅和汉族洪水神话蕴含的集体记忆与文化基因——以玛雅“太阳纪末大洪水”与汉族“大禹治水”比照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0期,第77-80页。
陈茂山、王亦宁:《深刻领悟“治水之道是重要的治国之道”》[J],《水利发展研究》,2024年,第4期,第1-6页。
金云:《伟大奋斗精神在水利实践中的体现及其当代价值》[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第12-15页。
李雪昆:《跟随少年大禹 开启“山海传奇”》[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4-03-20,第6版。
张烨、丁楠:《郑州黄河文化公园景观规划分析》[J],《河南林业科技》,2024年,第1期,第28-30页。
魏国彬、宗良:《大禹治水、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影视传播功能》[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第1-7+40页。
丁幸、魏国彬:《涂山大禹传说的可视化设计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第89-95页。
李锦、罗娜娜:《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禹的传说”和中华文明认同的活态表达》[J],《思想战线》,2024年,第2期,第29-38页。
卢亚:《大禹河津凿龙门 鲤鱼一跃便化龙》[N],《山西青年报》,2024-03-05,第016版。
洪菘:《访敷浅原——关于禹刻的若干猜想》[J],《数码摄影》,2024 年,第3期,第56-57页。
李宏伟:《50年老灌区焕新颜——大禹渡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建设见闻》[N],《运城日报》,2024-02-29,第1版。
杜美娟、刘宗迪:《“禹兴西羌”说考辨》[J],《南方文物》,2024年,第1期,第169-179+158页。
顾群业、田金良:《<和平>、<冥想>、<大禹治水>、<后裔射日>挂毯设计》[J],《印染》,2024年,第2期,第113页。
广李枚株、赵宏艳:《基于橙光游戏和短视频平台的大禹文化传播路径研究》[J],《新楚文化》,2024年,第5期,第78-80页。
陈国栋、吴衍发:《汉画像石中的大禹图式溯源与辨识方法》[J],《滁州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第49-55+126页。
杨海文:《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生之道》[J],《文化与传播》, 2024年,第1期,第17-27页。
洪何苗:《王安忆“我们庄”乡土创作的记忆书写》[J],《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第71-73页。
杜贵晨:《遂公盨铭文“遂”“宁”考释与“宁阳大禹”说》[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第89-93页。
卢亚:《大禹治水空出晋阳湖 如今成为太原新地标》[N],《山西青年报》,2024-01-30,第016版。
王敏、刘璐:《中华历史典籍中的大禹文化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第95-103页。
明镜:《春秋“九州”观演变与中国早期国土称谓》[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第116-121页。
肖燕:《浅析大禹文化符号的形成》[J],《文史杂志》,2024年,第5期,第84-88页。
廖群:《大禹治水与华夏文明的“开启”》[J],《现代阅读》,2024年,第6期,第11-12页。
辛彦:《小河工与大禹王穿越时空的对话》[J],《黄河·黄土·黄种人(下)》,2024,第10期,第20-21页。
佚名:《大禹:探明华夏地理格局第一人》[N],《文萃报》(周五版),2024年,第40期。
佚名:《大禹是如何掌握实质性权力的——<大禹治水>导读》[J],《读写月报》,2024年,第34期,第4-6页。
于盈盈:《<江南大运河溯源至大禹及新石器时代考>:一部重构中国水利史的学术力作》[N],《江苏经济报》,2024-12-13,第T04版。
段宏娟:《陇剧<大禹治水>中大禹精神的深入开拓与形象的生动呈现》[J],《喜剧世界(上半月)》,2024年,第12期,第57-59页。
乐爱国:《“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治道内涵——对朱熹解读的重新思考》[J],《中州学刊》,2024年,第11期,第111-117页。
张昭炜:《虞廷十六字心传辨正及思想变迁——基于欲望的认知及治疗视角》[J],《中州学刊》,2024年,第11期,第118-126页。
魏玉梅、甘婷:《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大学生大禹文化认同感现状》[J],《黑龙江科学》,2024年,第21期,第99-101页。
徐晓妮、潘先强:《地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路径探索——以涂山大禹文化为例》[A],《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202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河南郑州,2024-11-14,第50-51页。
蒋苏、冯雅颖、周梦琪、孙雅婷:《多元共生与数智改造:媒介可供性视阈下大禹文化生态构建与创新路向》[J],《中州大学学报》,2024年,第05期,第77-81+86页。
李晓红:《新媒体视域下蚌埠市大禹文化传播策略研究》[N],《江苏经济报》,2024-10-18,第T08版。
唐舒琪:《北川加快建设全国禹羌文化全域旅游目的地》[N],《绵阳日报》,2024-10-14,第06版。
郭佳兴:《禹、鱼、羽:跨学科视域下禹步的文化内涵》[J],《中华文化论坛》,2024年,第05期,第151-160页。
徐元珍:《现代戏剧表演中叙事技巧分析——以陇剧<大禹治水>为例》,《新传奇》, 2024年,第33期,第25-27页。
佚名:《历史上鲧、禹治水的方法有何不同?》[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4年,第08期,第59页。
郑莹:《在“重述神话”中探寻文化叙事路径——论冯玉雷长篇小说<禹王书>》[J],《西部文艺研究》,2024年,第4期,第48-54页。
马光星:《禹王峡岩画:西畤遗址新发现》[J],《中国土族》,2024年,第02期,第58-60页。
梅东伟:《论“中原神话”的家国叙事》[J],《神话研究集刊》,2024年,第01期,第122-139页。
林晓艳、温雅兴、曹海涛:《山东黄河文化符号的挖掘及传播》[J],《传媒论坛》,2024年,第07期,第88-91页。
邓雷、杨红卫、石冠兵:《阳城:夏禹所居》[N],《许昌日报》,2024-12-23,第3版。
张体义、杜军、郭歌:《甲骨文里隐藏的夏商文化新证》[N],《河南日报》,2024-12-18,第5版。
袁广阔:《甄器尚象:夏代文明之光 二里头遗址陶器中的夏文化信息》[J],《科学大众(中学生)》,2024年,第11期 ,第33-35页。
郭建波:《驻马店夏文化初探》[J],《东方收藏》,2024年,第11期 ,第27-29页。
王建华:《试论二里头文化为夏文化的主要探索对象》[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年,第31期,第64-69页。
李伯谦:《寻找最早的中国 考古研究中的夏朝寻踪》[J],《文明》,2024年,第11期,第14-33+6页。
何映宇:《八里桥遗址:探索夏王朝秘密的新线索》[J],《新民周刊》,2024年,第38期,第48-49页
郭兆玮、张锦:《夏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研究》[J],《东方收藏》,2024年,第10期,第48-50页。
方燕明:《早期夏文化与早期国家问题初探》[J],《中原文化研究》,2024年,第02期,第13-22页。
孙庆伟:《考古为夏代信史提供关键证据》[J],《历史评论》,2024年,第01期,第98-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