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
陈培仲:《<大禹魂>得失谈》[J],《中国戏剧》,1995年,第12期,第54页。
报纸:《新编古代大型歌舞川剧<大禹魂>剧情》[J],《中国戏剧》,1995年,第12期,第54页。
沈子林:《大禹与三酉考》[J],《中国酿造》,1995年,第06期,第39-40页。
陈飞:《上古官人状况测议──兼及大禹之成功》[J],《东南文化》,1995年,第04期,第18-24页。
赵洪玺:《大禹治水及对中国文化之影响》[J],《治淮》,1995年,第11期,第48-50页。
冯健民:《大禹治水方略初探》[J],《陕西水利》,1995年,第05期,第44-45页。
刘时藩:《大禹治水传说的史实》[J],《化石》,1995年,第04期,第23-24页。
陈瑞苗:《大禹其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03期,第99-100页。
吕洪年:《正确认识大禹的历史地位──95大禹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03期,第101-102页。
玉山:《纪念大禹学本讨论会综述》[J],《文史杂志》,1995年,第04期,第46页。
戴琏璋:《大禹精神与中华文化传统》[J],《浙江学刊》,1995年,第04期,第5页。
魏桥:《何不建立一门禹学》[J],《浙江学刊》,1995年,第04期,第10+15页。
陈剩勇:《大禹出生地考实》[J],《浙江学刊》,1995年,第04期,第11-13+9页。
黄朴民:《先秦诸子之大禹观试说》[J],《浙江学刊》,1995年,第04期,第16-19页。
林华东、何春慰:《再论绍兴会稽与大禹》[J],《浙江学刊》,1995年,第04期,第20-23页。
徐吉军:《大禹与浙江文化》[J],《浙江学刊》,1995年,第04期,第24-26+23页。
束有春:《首届大禹学术讨论会综述》[J],《浙江学刊》,1995年,第04期,第36-37页。
徐杰舜:《大禹与汉民族的起源》[J],《浙江学刊》,1995年,第04期,第27-28页。
耿戈军、朱长忠、赵良:《大禹治水与五行》[J],《治淮》,1995年,第07期,第50-51页。
报纸:《浙江发现大禹家谱》[J],《山西档案》,1995年,第03期,第53页。
张启成:《就大禹论我国传统文化精神》[J],《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5年,第02期,第17-19+25页。
周期生:《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公祭大禹陵活动在绍兴举行》[J],《浙江水利科技》,1995年,第02期,第61页。
刘孟达:《“大禹治水”底蕴新解──大禹治水是华夏部落南征三苗族史实的折光》[J],《寻根》,1995年,第03期,第39-40页。
孙铁山:《会稽山下大禹陵》[J],《中国水运》,1995年,第06期,第44页。
吕洪年:《从治水开国看大禹的历史功绩》[J],《电大教学》,1995年,第03期,第13-18页。
佚名:《大禹庙》[J],《浙江学刊》,1995年,第03期,第129页。
佚名:《大禹崇拜》[J],《鲁迅研究月刊》,1995年,第05期,第40页。
徐斌:《绍兴举行大禹国际学术讨论会》[J],《学习与思考》,1995年,第05期,第7页。
佚名:《大禹国际学术讨论会在绍兴举行》[J],《浙江社会科学》,1995年,第03期,第85页。
陈剩勇:《大禹治水传说的历史本相》[J],《学习与思考》,1995年,第04期,第46-47页。
周幼涛:《大禹崇拜论──中华原始宗教史的一个实证》[J],《绍兴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01期,第1-7页。
王鸣镝:《大禹的悲哀——河南省贯彻<水法>综述(五)》[J],《河南水利》,1995年,第01期,第16+11页。
范世忠:《神州胜迹大禹多》[J],《水利天地》,1995年,第01期,第17页。
王武荣:《祭禹:古城绍兴也在面向世界》[J],《对外大传播》,1995年,第09期,第36-37页。
杜文和:《祭禹记》[J],《寻根》,1995年,第03期,第16-18页。
毛大鹏,侯庆修:《禹王亭与“禹王亭”相得益彰》[J],《中国酒》,1995年,第02期,第37页。
武子牛:《“祭禹”断想》[J],《学习与思考》,1995年,第04期,第1页。
孟凡夏:《祭禹──纪念一位治水英雄》[J],《瞭望新闻周刊》,1995年,第15期,第32-33页。
刘大军:《川剧<情系洪荒>的题材开掘》[J],《四川戏剧》,1995年,第02期,第16页。
华煜宇:《渠通水自流》[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5年,第02期,第47页。
董楚平:《祭禹三题》[J],《浙江学刊》,1995年,第04期,第14-15页。
朱元桂:《会稽涂山考》[J],《浙江学刊》,1995年,第04期,第33-35页。
许华诒:《壶口瀑布记》[J],《中国水利》,1995年,第07期,第54页。
韦克、吴民:《龙的寻觅——陈延荣与舞剧《龙魂》》[J],《走向世界》,1995年,第03期,第46-47页。
佚名:《“中流砥柱”今何在》[J],《现代经济信息》,1995年,第04期,第48页。
阿勤:《论禹越关系》[J],《浙江学刊》,1995年,第02期,第91-94页。
杨林:《铜热轧乳化油》[J],《有色冶金节能》,1995年,第01期,第22页。
佚名:《“九州”一词的由来》[J],《新闻与写作》,1995年,第01期,第45页。
宋兆麟:《三峡民俗琐记》[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5年,第02期,第89-94页。
王玉华:《沭河漫谈》[J],《治淮》,1995年,第11期,第50-51页。
周长勇:《水之源泉》[J],《治淮》,1995年,第08期,第51-52页。
佚名:《湖湘文化巡礼》[J],《湖湘论坛》,1995年,第04期,第89-90页。
杨成:《越国君王世系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5年,第02期,第24-30页。
张爱存:《汴水考》[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02期,第63-65页。
黄朴民:《穷文明之本源 明夏史之真相》[J],《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02期,第203-205页。
王彦平:《写在“山西水利”创刊十周年之际》[J],《山西水利》,1995年,第01期,第11页。
佚名:《酒文化与尚酒之风》[J],《大学》,1995年,第01期,第38页。
龙志毅:《逼上红岩观天书》[J],《贵州文史天地》,1995年,第01期,第52-53页。
牟应杭:《访红岩碑记》[J],《贵州文史天地》,1995年,第01期,第56-59页。
马世之:《王城岗遗址的再探讨》[J],《中原文物》,1995年,第03期,第页。
李先登:《洛阳建都从夏代开始》[J],《河洛春秋》,1995年,第01期(内部资料)。
李友谋、陈旭:《从殷墟到二里头——夏文化探索述略》[J],《寻根》,1995年,第01期,第4-7页。
杨育彬:《夏文化的上下时限——兼论郑州商城的属性》[J],《寻根》,1995年,第01期,第8-9页。
艾兰:《关于“夏”的神话》[A],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编:《夏商文明研究》[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