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电话 17773033485

非遗

以思考者的角度
为平台提升应用价值

  1. 241
    太平御览
    《帝王世纪》曰:禹葬会稽,下不及泉,上不通臭。
  2. 242
    太平御览
    《传》曰:郑子产曰:“昔尧殛鲧于禹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
  3. 243
    太平御览
    《禹贡》曰:导岍及岐。
  4. 244
    太平御览
    《禹时钧命决》曰:星累累若贯珠,炳炳如连璧。
  5. 245
    太平御览
    《禹贡》曰:“三江既入,震泽厎定。”
  6. 246
    太平御览
    )尧无百户之郭,舜无植锥之地,以有天下;禹无十人之众,汤无七里之分,以王诸侯;文王处岐、周之间,地方不过百里,而立为天子者,有王道也。
  7. 247
    太平御览
    )舜与大司空禹、临侯、望博等三十人集发,(大司空,公官名也。
  8. 248
    太平御览
    )江、汉之所出,人民之野,五穀之所宜,龙门、河、济相贯,以息壤堙鸿水之州,(禹以息土堙洪水,以为中国九州,洲,水中可居也。
  9. 249
    太平御览
    (五人者,禹、稷、契、皋陶、伯益。
  10. 250
    太平御览
    禹治梁山,除水灾也。
  11. 251
    太平御览
    禹,治洪水冠挂不顾者,不以下忧累其上也。
  12. 252
    太平御览
    禹本以白衣砥行显名,升为天子,虽复制谥,不如名著,故国名焉。
  13. 253
    太平御览
    禹者,辅也,辅续舜后,庶绩洪茂。
  14. 254
    太平御览
    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
  15. 255
    太平御览
    禹之趋时也,履遗而弗纳,冠挂而不顾,非争其先也,而争其得时也。
  16. 256
    太平御览
    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涯不加损。
  17. 257
    太平御览
    禹乃决江疏河,为彭蠡之鄣,所治者千八百国,此禹之功。
  18. 258
    太平御览
    禹凿龙门,始南流,至华阴潼关,与渭水合。
  19. 259
    全宋词
    禹地悉归龙虎掌,尧夫更展鹍鹏翼。
  20. 260
    全宋词
    自唐尧咨禹,水行由地,宗周微管,夏变为夷。
  21. 261
    全宋词
    终须是、邓禹辈人,锦绣麻霞坐黄阁。
  22. 262
    栾城集卷二十二
    至于孟子,恶乡原之败俗,而知於陵仲子之不可常也,美禹、稷之汲汲于天下,而知颜氏子自乐之非固也,知天下之诸侯其所取之为盗,而知王者之不必尽诛也,知贤者之不可召,而知召之役之为义也。
  23. 263
    全宋词
    张禹堂深,马融帐暖,吟罢不妨丝竹声。
  24. 264
    全宋词
    因山祇事,崔嵬禹穴,此日重逢。
  25. 265
    栾城应诏集卷一
    以至于尧,尧举天下而授之舜,舜得尧之天下而又授之禹。
  26. 266
    全宋词
    遗弓远,怆帝乡云白,禹会山苍。
  27. 267
    乐府诗集
    一曰《禹上会稽》。
  28. 268
    全宋词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29. 269
    栾城应诏集卷十一
    尧以不得舜为忧,舜以不得禹为忧。
  30. 270
    栾城应诏集卷一
    尧舜传之贤,而禹传之子。